“恋人未满”是因为恐惧爱情吗?

发表于: 2009年07月02日      点击: 822      文章来源: 情感时空

每次“恋人未满”是因为恐惧爱情吗?

  专家简介:杨冰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网名啊呀娃娃(Ayawawa),是“天涯社区十大美女之一”。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同学口里的乖“娃娃”,专栏写手、平面模特、主持人、演员。

  阅读提示:她和别人总是保持着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请看杨冰阳老师的回答。

  网友疑问:

  目前有个问题困扰我,以前我因为实习的关系认识了一个跟我一样的男生,彼此之间很聊得来,网上也一直有聊天,我觉得这种介于朋友和恋人之间的感觉很好,不久他向我表白,我当时觉得很别扭,但是没有拒绝他,于是我们继续一种很暧昧的关系交往着,但是我总是下意识的排斥那些属于恋人之间的事,比如说和他的朋友们见面之类的。可能我们那时候也不算真正的恋爱吧。

  后来双方都觉得这样不清不楚的关系很难受,于是都自觉地又退回了朋友的界限。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就断了,我觉得很可惜,因为作为朋友,他真的是个不错的人。

  最近,我又遇上了相同的情况,对方是和我相亲认识的,相亲的时候我对他根本就没有感觉,后来在qq上聊了才发现彼此之间还算有话题,于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聊天,有时候从字里行间我会猜测他是不是喜欢我,可是当他真的向我表白了之后,我又觉得我并不喜欢他,我宁愿保持着那种所谓“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我让他给我时间,让我好好考虑一下。

  我这种心态,现在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是因为他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男友类型,还是说我对爱情本身有恐惧,所以拒绝面对呢?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谢谢了。

  杨冰阳老师答疑:

  一般说来,在婴儿时期的某个特定阶段没有得到过母亲足够爱抚的孩子,成年后很容易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抗拒。不过照你的情况看来,这么少的样本根本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如果这样的情形是从你初恋就开始困扰你到现在,那再去求助心理医生不迟,而你目前的情况,个人认为你大可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到前段时间美国MSNBC网站9月18日报道了一项研究结果,说丈夫年龄明显长于妻子(10岁以上)的夫妻会更长寿。在国外,七八十岁的老人迎娶二十多岁的少女的故事早已多如牛毛。但是性别倒过来,却鲜有见闻。而维也纳大学人类学家马丁·菲德尔很精辟地告诉我们:“在生育心理学方面,有一大堆证据能证明,男性愿意挑选年轻女性为配偶。”这么多事实可以指向同一个方向:即男性择偶的黄金时段相对较长,女性择偶的黄金时段相对较短。20-30岁这十年间的女性,是被广泛纳入20-50岁甚至更年长的男性的择偶范围的。这就造成了生殖资源1:3的落差。也就是说,一名女性,在20-30岁间,可能会受到的来自异性的追逐和可选择范围,起码是同龄男性的两三倍,也很可能是自己30-40岁间可选择范围的数倍。男性则更多受到经济条件或者其他方面的制约,而不受年龄太多限制。这就要求女性在这一段短短的时间内慧眼识人。所以,你的犹豫不决很可能是你的生物本能在提醒你,他们并不是你能遇到的最合适最好的选择。

  就算你每周认识一名单身异性,十年中你能认识五百多个,这些异性里面,终究能和你走在一起的结婚对象,只有一个人。才遇到两名,你就开始贸然下结论,是不是太早了点呢?

  人择偶的过程,就像在麦田里去掰麦穗,过早掰下你认为最大的麦穗,可能在后面错过更多精彩。另外,你业已撕破皮掰开来看的麦穗,还能指望人家再长回原样吗?异地处之,要是你向心仪的对象表白被拒,还能心平气和地和人家做好朋友么?

七嘴八舌: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登录 or 注册
关于本站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意见建议 - 广告服务
Email:service@milktea.net
CopyRight ©2003-2008 MilkTea.net.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5020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