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421”家庭的烦恼

发表于: 2009年06月15日      点击: 608      文章来源: 特区报

  父母给孩子的爱与四位老人给孩子的爱,也许都是恰到好处的。但几份爱的叠加,可能会变成一份有“毒”的礼物。如果整个家庭因为爱孩子而给他“独特”的地位,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421”家庭模式,即一个家庭中有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随着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这种家庭模式已经呈现出主流倾向。每到节假日,父母会带孩子到老人家中团聚,尤其寒暑假,因为年轻父母都要上班。然而,在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隔代教育的矛盾也往往在此期间体现出来。

  父母:生活习惯要规律

  祖辈:孩子自由更重要

  琳琳妈妈最近很苦恼,她好不容易让琳琳养成的按时按量吃饭、少吃零食的好习惯却在琳琳去姥姥家一个星期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节日期间在姥姥家的琳琳常常要在吃饭的时候从餐厅跑出去看动画片,姥姥并不阻止,而是拿着饭碗蹲在琳琳身边喂。不仅如此,琳琳还养成了很多坏习惯:饭没吃饱的话,随时可以吃零食;平时妈妈不让多喝的碳酸饮料也可以毫无节制地喝……琳琳妈妈和姥姥沟通,想让两代人统一教育方法,琳琳姥姥却说:“孩子只有情绪好,才能身体好,给孩子太多限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你小时候不也是这样长大的?”琳琳妈妈困惑了。 

  在这个问题上,两代人的教育理念都有道理。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让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家长平时教育孩子不能通过强制手段立规矩,而要为孩子创造好条件,让孩子自觉、自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无论是在自己家还是在祖辈家,孩子都能保持身心健康。

  父母:不能输在起跑线

  祖辈:拔苗助长要不得

  今年9月,小斌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了给小斌的学习生涯来个“开门红”,小斌爸爸一刻也不敢放松对小斌的教育,连过年期间也不例外。这不,大年三十,全家到爷爷家团聚,爸爸仍然带着一个不小的书包,抓紧时间辅导小斌做功课。白天,爷爷就一个劲儿地劝他们休息,小斌爸爸没有理睬;刚吃完年夜饭,小斌爸爸就又拉着还依依不舍盯着电视的小斌去做数学题了。爷爷很不高兴,觉得过年就应该轻轻松松地玩,而小斌爸爸觉得学习一天都不能间断。爷爷和小斌爸爸吵了起来。这个年,大家过得都不愉快。

  也许,小斌爷爷也曾像小斌爸爸一样望子成龙,但最终,他发现那只是拔苗助长,所以不想让孙子重蹈覆辙;而小斌爸爸虽然也知道孩子对于玩耍的需要,却不得不因为现在的大环境而“逼”儿子快马加鞭。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的冲突,可能只需要坐下来谈一谈,彼此理解,也许会找出更为合理、更为有效、对孩子更有好处的学习方法。

  父母:做个“野孩子”

  祖辈:当个“乖宝宝”

  文文本来是个特顽皮的小男孩,爸爸妈妈对于他的调皮捣蛋行为大多是听之任之,可这个寒假在爷爷奶奶家的文文可没少受束缚。爷爷奶奶过年时给文文买了一辆儿童小汽车做礼物,可是只让文文在家里的客厅开着转圈,文文想去楼下小区开车风光风光,奶奶忙说:“多冷啊,小区来往的车也多,太不安全了。”文文想拆开汽车一探究竟,爷爷又发话了:“好好的汽车,拆坏了怎么办?”一个寒假快过去了,文文也习惯了爷爷奶奶的管束,每天乖乖地呆在家里看动画片、玩玩具。爸爸去接文文时纳闷了,文文长胖了不少,可是不爱动了,弱不禁风得像小女孩一样。

  老人们由于年岁大,不爱运动,喜欢安静地呆在家里,对孩子也一样,觉得乖巧、听话,不做破坏性的事就是好孩子,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就有好身体。而年轻的父母更希望孩子有好奇心、有创造性、爱探索,做个“野孩子”,不当“乖宝宝”。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让老人接受现代的育儿方式。

  假日里的爱能否加倍?

  萌萌是个聪明乖巧的女孩,平时在幼儿园里总能受到老师的夸奖和小朋友的喜爱。然而,每到长假过后,萌萌的表现就会很反常,在幼儿园里也不肯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见到老师也不像平时那样有礼貌。

  经过了解发现,萌萌的这些变化源于长假里两边的祖辈轮流到家里做客,四位老人对唯一的孙女格外宠爱,千依百顺。为了让老人高兴,爸爸妈妈当着老人的面不敢管孩子,平时立下的规矩在假日里可以“破戒”……因此,假日结束后,萌萌的反常表现往往要好一段时间才能被纠正过来。

  父母给孩子的爱与四位老人给孩子的爱,也许都是恰到好处的。但几份爱的叠加,可能会变成一份有毒的礼物。如果整个家庭因为爱孩子而给他“独特”的地位,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421”家庭对第三代的教育,应当做到关爱却不溺爱;平等但不放任;重视而不过分。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彬彬有礼,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算”故事

  儿子很调皮,常在幼儿园跟人打架,屡教不改。一天,我去接他,发现他为了抢玩具,又抓伤了一个小朋友的脸。我生气地想给他一巴掌。可我想想,这样不是带给他榜样效应,让他变得更“暴力”吗?

  晚上,我思忖着,怎样才能让这个小调皮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呢?正巧,儿子嚷着要我给他讲故事,我立刻有了主意。儿子特别爱听故事,每晚临睡前非得听我讲故事才睡觉。

  我狠下心来说:“今晚的故事取消了!”儿子急了,提出抗议:“为什么?”“因为今天打架是你不对,妈妈要给你一个小小的惩罚!”儿子撅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我赶紧又安慰他:“当然喽,如果你改正了,我可以奖励你两个故事,把今天的故事补回来!”儿子虽然不乐意,但还是勉强答应了。

  第二天,我恢复了“故事时间”。过了几天,儿子要求我晚上讲四个故事。我明白儿子的心思,这段时间,幼儿园的老师再没向我告过状,而且还经常表扬他。但我假装糊涂,问他,为什么要加两个故事呢?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妈妈,我来跟你算算!你看,那天,你减了我两个故事,2减2等于0。这段时间,我表现很好呀,你得加我两个,2加2不是4个故事吗!你可不能耍赖呀!”我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儿子又动起小脑筋,问我:“妈妈,好孩子加故事,坏孩子减故事,以后是不是也有奖有罚呀?”我连连点头:“是呀,好孩子加油哦!”

  儿子的认真劲上来了,每天都要跟我“算”故事:他借给玲玲故事书,他帮我们打扫房间,他画画得第一名……“加”故事吧!他一脸的神气。但是,我也“算”,他没收拾好自己的玩具,上街时要外婆买太多零食,他对家里的客人不够礼貌……统统得“减”故事。在这加加减减中,儿子也会和我争执,但我跟他讲清楚,尽量让他心悦诚服。最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开始主动地“减”故事,哈,小家伙竟学着自我批评了!

  通过“算”故事,儿子变得越来越懂事。原来,我们平时教育孩子,不一定非得苦口婆心地说教,不一定非得令人生畏的打骂,更多的时候,是掌握孩子的心理,用巧妙的方法适当引导,从而起到和风化雨,事半功倍的作用。

七嘴八舌: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登录 or 注册
关于本站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意见建议 - 广告服务
Email:service@milktea.net
CopyRight ©2003-2008 MilkTea.net.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5020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