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吃果蔬有讲究

发表于: 2008年06月30日      点击: 844      文章来源: 健康时报

凉菜最好焯一焯再吃

一到夏季,面对新鲜脆嫩的蔬果,许多人会选择生吃,因为生吃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而且爽口开胃。周教授提醒:生吃最好选择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在无土栽培条件下生产的蔬菜,也可以放心生吃。生吃的方法包括饮用自制的新鲜蔬菜汁,或将新鲜蔬菜凉拌,可适当加点醋,少放点盐。

另外,生吃蔬菜时,虽然不用煮,但最好还是放到开水里焯一焯,彻底去除尘土和小虫,这种做法对于含草酸较多的菠菜、竹笋、茭白等更有必要。因为草酸在肠道内会与钙结合成难吸收的草酸钙,干扰人体对钙的吸收。此外,莴苣、荸荠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再吃,这样更卫生,也不会影响口感和营养含量。

有些蔬果鲜吃不如捂着吃

许多人都知道蔬果要鲜着吃,例如,经长期贮存的胡萝卜、香蕉、沙棘果、南瓜、柿子、柑橘、欧芹、茴香、蒜叶等富含贝塔胡萝卜素的果蔬储藏效果不佳。但你可知道,这个“法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蔬果。

有研究发现,大多数蔬菜存放一周后的营养成分含量与刚采摘时相差无几,如橄榄、甜瓜、青椒和菠菜存放一周后,其维生素C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经过冷藏保存的卷心菜甚至比新鲜卷心菜含有更加丰富的维生素C。此类新鲜蔬菜如果适当地存放一段时间,反而可使残留的有害物质逐渐分解减弱,这样吃起来对身体可能更有益。

生吃蔬果如何才更干净?

蔬果人人都要吃,到了夏天,有的人还天天都想生着吃,到底怎样洗才科学呢?

周教授指出,有人喜欢先将菜切成段后再洗,以为这样更容易将菜洗干净,这其实是误解。因为蔬菜切碎后与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增大,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会大量流失;另外,菜切碎还会增大其被细菌污染的机会。以下推荐几种比较合理的清洗和处理方法,喜欢生吃蔬果的朋友可以试试——

方法一:盐水或淘米水浸泡法。一般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5~10克食盐,根据蔬果的多少配足盐水,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重复洗涤3次左右。或在每餐淘米时留下余水,用来浸泡蔬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祛除其表面的残留物质。

方法二:去皮法。对于带皮的果蔬,如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萝卜、西红柿等,可“去皮食肉”,“脱下”其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外衣”,吃起来更加可口、安全。

方法三:储存法。有条件时,将购回的橄榄、甜瓜、青椒、菠菜和卷心菜等适合储存保管的蔬果存放几天,让残留的有害物质逐渐分解减弱,食用前再清洗或去皮处理对身体更有益。

生吃西红柿 沙门氏菌可夺命

“生食疗法”近年来被视为一种健康时尚,专家称,生吃蔬菜最好还是放到开水里焯一焯。

夏天正是新鲜蔬果抢闸上市的时节,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夏天却有不少人因生吃西红柿被“绊倒”了——据最近统计,目前,美国已有30个州几百人因生食了从墨西哥进口的带有沙门氏菌的新鲜西红柿而中毒,患者中至少48人因病情严重住院,其中1人死亡,

而在我国,“生食疗法”近年来也被视为一种健康的时尚,如今听说生吃蔬果也会中毒,不少人十分着急:到底该如何预防?对此,专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蔬果都越鲜吃越好,其实生吃蔬果有不少讲究,有些菜凉拌前一定要用开水焯一下,彻底除尘去虫更卫生。

疫情:美国人生吃西红柿“中毒”

生吃西红柿等新鲜的时蔬水果对于我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30个州,近日却有数百人因生食了从超市或是餐馆购买的新鲜西红柿而出现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这些西红柿进口自墨西哥。

目前,有几十人因病情严重需住院,甚至已有重症病人死亡。美国疾控中心通过检验发现,吃过这些西红柿的患者检查中都发现了沙门氏菌,看来,这是一起严重的沙门氏菌病疫情。

据报道,沙门氏菌是美国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美国人对这种病菌一点都不陌生,每年全国大约报告40000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但实际的感染人数可能要达20倍以上,因为许多轻型病人可能未确诊,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1000人死于急性沙门氏菌感染。但是,以前各州爆发的疫情几乎都与人们吃了染上沙门氏菌的肉类、蛋类、乳类有关,但迄今为止,很少听说吃蔬果大面积受沙门氏菌污染甚至在人群中引发大疫情的。

对此,周福生教授解释说,这可能是西红柿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空气中紫外线不够强烈,植物在灌溉过程或因土壤中含有沙门氏菌,这样才使西红柿的表皮上沾染了沙门氏菌,加上不少人有生食西红柿的习惯,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就完全有可能发生沙门氏菌感染。不光是食用西红柿,其他瓜果蔬菜也一样。

消毒食物四大误区

提醒:夏季是沙门氏菌病高发季节

“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周教授指出,沙门氏菌生长的最佳温度为35℃~37℃,夏季自然成为其繁殖的最佳季节。

据介绍,目前沙门氏菌感染没有疫苗可供预防接种,人类对沙门氏菌普遍易感。如果人体吞入的菌量很少,虽带菌但暂时不会有明显症状。而受沙门氏菌感染后出现的显性症状主要是发烧、腹泻、腹痛,通常在感染后的12~72小时内出现,病程会持续4~7天,很多人不接受治疗也能自愈,但感染严重者会出现脱水、伤寒菌毒性发热等,甚至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肾脏、心脏功能损害及关节炎等。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功能差的人受到严重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以前的沙门氏菌病事件多由动物性食品导致。但近日美国因西红柿而引发的沙门氏菌疫病则说明,单是生吃蔬果都可能致病。因此更要注意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周教授建议: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除在食用前彻底清洗外,还应与其他生或半生的食品分开存放;而在餐饮机构中,水果和蔬菜色拉的加工人员在加工处理生的食品后应把手和所使用过的砧板、台面、刀及其他工具设备清洗干净。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消毒很重要。可是有不少人对食物消毒存在种种误区:

误区一:有坏味的食物,只要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错。因为有的细菌耐高温,如能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的“肉毒杆菌”,其菌芽孢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个多小时。

有的细菌虽然被杀死了,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并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坏。所以,变坏了的食物就是蒸煮再吃,也会使人中毒。

误区二:细菌怕盐,所以咸肉、腌鱼等就不用消毒。

实际上,有一种使人肠胃发炎的“沙门氏菌”,能够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生存好几个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杀死。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时,也需要严格消毒。

误区三:冰冻的食物没有细菌。

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之久。所以,食用冰冻食物时,也不能大意。

误区四:食物只要经过煮沸,就可以达到消毒杀菌防病目的。

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食物中毒可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污染食物,例如腐败食物中的霉菌。这一类食物可用高温蒸煮进行消毒,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但化学型中毒,不是高温处理所能避免的,有时煮沸反而会使毒素浓度增大。比如,烂白菜中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此外,发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龙葵碱、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过高温达到消毒目的。

七嘴八舌: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登录 or 注册
关于本站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意见建议 - 广告服务
Email:service@milktea.net
CopyRight ©2003-2008 MilkTea.net.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5020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