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购物有两种去向,一种是去大小百货齐全的百货商店,另一种是去品牌专卖的专卖店,这是诸多逛街一族与商家商战的热门话题。职场与商场相似,也有“通才”与“专才”之说。
“通才”
有良好底蕴的“杂家”
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认为,从公司的角度,倾向于看他在大学里是否培养了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但同样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知识面是否宽一些。“通才”必须是有着良好专业底蕴的“杂家”,企业更欢迎基础扎实而知识面更广的“通才”。
一些支持这种做法的观点也认为,不同类型的人搭配在一起,能够达到最佳的人力资源配置。但具体到某个技术性职位,许多企业还是倾向于优先考虑“专才”,然后才是“通才”。其实专才可能一直在某个领域发展,无论是专业知识、职业的稳定性,还是工作的效率方面可能都更有优势,适应工作更快。但如果是公关性、协作性特点很强的工作以及人才的可塑性方面,多面手“通才”的优势肯定大于“专才”。
“专才”
职业发展乐观
“通才”的优势可能是什么都能做,但换个角度来看,“通才”可能只是个“万金油”。什么都能做,但什么又都出不了彩。当然选择的余地大,工作机会自然就多,但烦恼也许也会更多。这里干两年,觉得不顺,马上又换个行业,再从头开始,跳来跳去,最后还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比较起来,那些认定一个方向,从基层干起,一步步积累经验的人,将来的职业发展可能更好。
一些职业顾问专家认为,“通才”得有个度,不能太过理想化。因为人的确可以有很广博的知识面,涉猎面宽,但在求职时最终起作用的,主要还是跟工作有关的那些技能。有企业出十几万元年薪招技工,年薪三四十万元招聘西餐总厨等等,从这个角度而言,“专才”又是非常有用和吃香的。
其实在很多企业,注重的还不是“通才、专才”的问题,更重视的是人的基本素质。“通才”也好,“专才”也罢,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机遇不同,性格也不同,应当根据这些条件,来选择自己的成才道路,不论走哪一条道,只要用心,都能获得事业成功。
|
七嘴八舌: